測驗找方向
職場現況
知識庫
職涯聽診器
關於Career+
首頁知識庫職涯書架市場趨勢書籍介紹
  • 書名:世界太精采,請你趕快站出來
  • 分類:市場趨勢
  • 作者:路怡珍
  • 編/譯者:莊淑涵
  • 出版社:圓神出版事業機構
  • ISBN:9789861342603
  • 出版日:2015/08/26
  • 備註:本文由圓神出版事業機構獨家授權刊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 書訊提供:圓神出版事業機構
內容簡介

這世界,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最受矚目的新生代財經科技美女主播,
分享紐約、北京、香港、台北的城市工作冒險,
以及屬於30世代的美麗與哀愁。

◎李開復、朱 平、胡德興 推薦
 

你與夢想,只差了一個腳步的勇氣


  當年一起陪你戴帽子排路隊回家的同學,現在走到哪兒了?他們,都還好嗎?那時的你們看起來沒什麼不同,一樣的無憂與天真,有誰能想到以後的日子竟然天差地遠……


  以一篇〈30世代,美麗不少,憂愁更多〉風靡網路世代的路怡珍,因為新聞採訪和播報工作,看見了許多的成功典範,卻不禁想著:我們這個世代呢?比起上個世代,我們會得更多、飛得更遠,卻也更害怕──「感覺前途沒有方向感,不知道努力會不會有成果」「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在3-5年後會變成什麼樣」「產業衰退狀況嚴重,職位上做著做著很無力」……


  她看見自己的世代,有太多出不去、回不來的苦悶,她懂你的徬徨,懂你偽裝在小確幸裡的大野心,因此,她想帶你看看紐約新創團隊大膽的創意、看看香港連談感情都求快的效率、看看北京年輕人想稱霸世界的底氣。


  然後,希望你能大膽跨出不一樣的一步,在最美麗的年紀,發現最棒的自己。


名人推薦

  這是一本台灣年輕人需要讀的好書。我深深認為台灣年輕人今天最大的問題是太專注自身,而嚴重缺乏世界觀。才女路怡珍的新書用溫馨的文筆,描述著她和她的同齡人參與世界的酸甜苦辣,書中充滿了智慧和經驗。看了這本書,等於虛擬地出去走了一遍 世界。看完了這本書,台灣年輕人就知道為什麼需要世界觀了。

──李開復(創新工場董事長&CEO,前Google、微軟、蘋果副總裁)


  如果你是20世代,請務必要看路怡珍為你們而寫的這本書。快把自己準備好,學好英文,「把世界帶來台灣,並且從台灣看到世界」。如果你是30世代,台灣的未來就「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答案中。

──朱 平(漣漪人基金會創辦人)

作者介紹

路怡珍

  東森財經主播,前香港鳳凰衛視旗下鳳凰URadio主持人。主要負責國際科技潮流報導,發現科技溫度足以融化人們之間的冰冷距離,更能推動產業革新。期許自己能用精采的科技專業報導,使台灣更靠近國際社會。


  深度的訪談、知性的風格、流暢的中英雙語,讓她經常受邀主持兩岸三地科技公司和新創產業的座談,2014年擔任國際科技最大盛會TechCrunch的北京峰會中英雙語主持人,為台灣第一人。

  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美國哈佛大學及史丹佛大學的交換生。曾在台北、香港、北京與紐約的工作經驗,讓她見證全球年輕勢力的不可逆。
關鍵評論網、女人迷、數位時代……等,各大網路平台專欄作家。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ateinbigcity
部落格:http://myinterviewlife.blogspot.tw/

目錄

PART 1 台北TAIPEI
我們在這裡努力著,希望被全世界看見

台灣,30世代,美麗不少,哀愁更多
魚在水中游,對台灣來說,「水」是什麼?
搬來台灣的外國人,在想些什麼?
這樣的台灣女孩,在你我身邊
因為科技,我重新愛上了新聞播報的工作
我要真實的主播
不露胸的勇氣


PART 2 北京BEIJING
不自我設限的底氣

比我年輕的同事,比我寬闊的野心
台北到北京的距離有多遠?
你不知道Google培養接班人的秘方
載著求婚鑽戒的無人機,除了討好章子怡,還做了什麼?
誰能在科技中體驗真實的愛?


PART 3 香港HONG KONG
跟著不停地轉動,發現另一種冒險的節奏

秘密警察的降落:24歲,我在香港
不教學生「成功」的香港教育
台灣主播在香港:你不知道的海外工作心路
香港的動詞:改變
談感情,也需要經營戰略


PART 4 紐約NEW YORK
最性感的未來都在這裡發生了

出發:我和我的紐約100天
治療公主病的藥方:千萬別放棄治療
科技迷如我,來到紐約市中心的孵化器
紐約魅力:15分鐘換來大師演講
我們在臉書上說話,究竟想說給誰聽?
小學生Maker報到,改變世界看他們
零的必要性
紅磚屋頂上的微風
城市女孩的寫作慾望

我們的世代,前所未見——大膽走出去,世界走進來 

  今天台灣的天空很灰色。判斷經濟的股市與房市兩大重要指標正大幅衰退;就業市場上,青年失業率不斷攀高,卻有近六成台灣雇主認為「徵才困難」,薪資的結構問題,讓人才出走,「什麼時候才能回去?」變成一個難以提問又難以回答的問題。  台灣什麼時候變成了這樣的地方?  時間拉回將近 40 年前,「為了台灣,你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時任行政院長的孫運璿,對即將赴美的年輕團隊訓勉。他們是一批不到三十歲年輕人,為了台灣產業轉型,拚命將美國技術移轉回工研院,建立新竹科學園區,後續的連鎖效應把台灣塑造成世界半導體強國。這些不到三十歲的人,是讓台灣奠定國際地位的功臣。那一年,也許你我還沒出生,但因為他們遺留下來的功績,我們能享受現在生活的富裕與安穩。  我們在沒有力氣之前,也可以留下這樣的神話嗎?  今年,台灣大學主辦的全球集思論壇,在「李遠哲×蔡英文」的閉幕對談活動中精采結束了,來自 27 個國家、近三百位國內外同學參與的論壇,全程活動用英文進行,國家代表經過甄選,活動課程經過縝密設計,正式活動只有7天,這是台大學生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籌備成果。論壇的主視覺是一隻蝴蝶,期待國際青年聚集台灣,針對全球性議題的討論,將台灣帶入全球資訊流動的網絡,發揮蝴蝶效應,進而影響世界。

  這些促成談話、溝通、團隊、友誼的年輕學生,是台灣與世界接軌的功臣。  我們可以嗎?我們應該要可以。 我們應該可以創造出屬於我們世代的故事,找出這一世代該有的榜樣與價值, 30 年後,有人紀念屬於我們的動人時代。因此,這本書是一個嘗試,大膽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在台北、香港、北京、紐約四座城市的每一次交流和工作碰撞中,我看到了四種不同的產業氣氛,看到每座城市可以借鏡學習的長處;看到不同類型的經緯刻度中,台灣該有和將來可能有的位置。  我們不是零缺點,但是我們非常有理由自豪。  三十世代最有冒險與失敗的本錢,最有資格往外走:學習、取經、發展想法、熱愛生命。可是如果害怕和懈怠,不走這一遭,就不會知道台灣的珍貴與美好。我們當然可以停在原地,做完全沒有風險的事情,但有的時候,最大的風險,就是什麼都不做。不解決也是一種解決—但那是最壞的解決,讓機會喪失殆盡。 

  對我自己來說,最大的恐懼,並不是來自於死亡,也不是來自於財富或名氣的匱乏;我最大的恐懼是,當我年過中年,一個平凡的早晨,我睜開雙眼,發現自己忽然就庸庸碌碌平凡的過了一生,變成一個自大自私而且無趣的人,留下一具空空的白……  我想像和勾勒的時代,應該要更無畏、更積極、更有態度與作為。  當然,每一次離開熟悉溫柔的家,面對別人質疑的眼光,面對國際激烈的競爭,真的很困難,但一旦克服之後,呼吸是飽滿完整、心靈是自由,覺得人生充滿了熱情和希望。我無法想像身邊如果沒有夥伴和朋友給我勇氣,將如何走到今天,而我正在拿出這些我曾被賦予的勇氣和信賴,跟你分享這四座城市的年輕故事,裡面有我、也有你,有三十世代面對的挑戰與困難,更有他們克服挑戰的光榮面貌。

內文試閱

我們在這裡努力著,希望被全世界看見
台灣,30 世代,美麗不少,哀愁更多


  比起上個世代,我們能動力強, 不斷尋找定義自己的機會, 卻越找越茫然,卻步地望著台灣以外的世界, 最年輕的人,生活在一塊最適合退休的地方……  寫這篇文章時,台北氣溫低而濕氣重,我剛播完新聞下來,一邊整理稿子,一邊從臉書訊息上,看到跟我一起從小長大的朋友們,有人剛在維也納發表完大提琴獨奏會、有人從蒙古做完固沙志工正準備回到台灣、有人在北京,幫時尚雜誌封面修李冰冰的第 218 張照片、還有人為了圓導演夢,泡下今天的第二碗泡麵,好節省一些開銷來拍電影:那是一碗統一肉燥麵,有我們熟悉的藍色包裝,還有我們習慣的廚房的味道…… 

  這些,都是我當年一起長大、一起戴帽子排路隊回家、一起第一次看五月天演場會的朋友。坐在教室的那幾年,其實好像不是太久以前,髮型和衣服明明全部都一個樣,還分不出來誰是誰,究竟從哪個時間點開始,生活有這麼大的分岔? 

  生活際遇不同,連講的語言都不再一樣,唯一一個把我們牽繫起來的共同點,就是我們都是出生於台灣、生長在台灣、永遠把台灣當成家的 30 世代年輕人。我們是那種在張懸拿起巨幅國旗時,內心砰砰跳地震耳欲聾;而在被甘比亞斷交時,會再默默把台灣邦交國複習一遍的年輕人。 

  跟上一代年輕人相比,我們足跡走得更遠:19 歲第一次在曼徹斯特看到足球賽、22 歲生日剛好到了曼谷最潮的夜店、email 裡來自波蘭或香港的朋友互相傳的同一個好笑的 YouTube 連結;在《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文版尚未問市之前,我們便迫不及待用 Kindle 電子閱讀器看英文版的《Eat, Pray, Love》;在風行網上搜尋《The Voice》《紙牌屋》和《中國好聲音》;如果有幾分閒錢,腦中浮現的享樂方法,從峇厘島按摩、韓國東大門血拚到紐西蘭高空彈跳……等,都在願望清單。 

  我們說台語、英語和剛剛學來的北京腔,書寫時繁體和簡體有時候混著用,真的寫不出字的時候會用注音想辦法拼出來;我們瘋的周杰倫在 R&B 裡融合著中國古典樂,第一次聽演唱會的主角五月天,在英國BBC 作了專訪,被譽為「華人披頭四」—快要 30 歲,我們的世代,靈活而不斷游移,快速多變,追求自我的自由。 

***  

  20 幾歲的十年,我們能動力強,不斷在職場上尋找定義自己的機會:轉換生活的城市,改換人際相處的姿態,改變專業跑道,改變情人……在還是 20 幾歲的時候,這些變動發生得都很自然,因為成本不高,報酬卻很豐厚。只是,忽然在某個不可考的一瞬間,盤據心思的念頭,一下從種種不同的抱負、野心、熱望,轉變成一個又一個,能具體表述出來的憂愁: 

  「感覺前途沒有方向感,不知道努力會不會有成果,很灰心。」 「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在三至五年之後會變成什麼模樣。」 「產業衰退狀況嚴重,職位上做著做著很無力。」 「煩惱事業和感情,這個世代要兼顧兩者越來越難。」 「頭上是一群和時代脫鉤的政客,輪到我們當家還要幫他們接爛攤子。」 「財務狀況穩定不下來,無法結婚。」 「不知道要如何擁有一個有意義的生活。」 

  問這些當年一起戴帽子、排路隊回家的朋友,繞了一圈,說來說去,在快要逼近 30 歲的此時此刻,我們的煩惱有個通同性:對於未來的一大團茫然。全世界的年輕人都這麼茫然嗎?我們深夜酒吧相聚的時候,有這個想問又不敢問的問題。 

  我又想到了,剛剛播到的新聞,2015 的 6 月台灣的失業率為 3.71%,15 年來同月最高,而薪資水準,在扣除物價漲幅之後,回到了民國 87 年的水準:剛好,那一年,我們國小快畢業,每個人看起來都跟每個人長得一模一樣。當時的我們,知道接下來我們面對的生活挑戰,會這麼嚴峻嗎? 

  這跟在新加坡、在北京、甚至曼谷的年輕人好像不太一樣。在北京,你如果抓到一個剛從北大畢業的年輕人,問他未來十年他的人生會發生什麼事,至少在回答的那一刻,那個北大學生,百分百相信自己會開出一間中國的阿里巴巴來影響全世界。這個夢想,他會直接霸氣地說出來,絲毫不覺得有任何好笑或詭異的地方。事實上全世界也都在看,每年中國高校一口氣會有 700 萬名畢業生,這當中,還能再產出多少個騰訊、百度、Amazon 或是 Google? 

  在新加坡同年紀的朋友,享受相對國際化的生活環境外,政府對於房產的規畫,也讓年輕人買第一套房的壓力不會那麼大。最新「保障房」的規畫,讓家庭月入在1000 新元(約 24,000 新台幣)左右的上班族,也盡可能可以置業安居。我們聽不太到「因為賺一輩子的錢也買不起房子,所以乾脆留在家」的案例。新加坡年輕人的潮流是,把西裝熨得筆直的上班去,認真工作,也認真玩樂。 

台灣呢? 

  而的確,台灣 30 世代,我們接觸越來越多來自於國外的刺激。所以我們留學、交換、外派,想方設法有更多與國際接軌的經驗。在機場登機門旁邊等待的時間,可能已經跟在家裡客廳的時間差不多了。殊不知,生活在台灣時,目光放在地球儀的另外一端,但好不容易到了異地,又會難為情地頻頻想起家鄉。這一瞬間,我們記得了外面的好,另一瞬間,我們又記起了外面的不好:生活永遠在他方。台灣轉變成一座圍城:裡頭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兩邊的人,都不快樂。矛盾互相傾軋,學校沒有教這是什麼「感覺」、每個聯考機器並沒有被訓練如何應對這種情況,30 歲的我們,太多問號,變得敏感纖細而不敢言說。於是在迷惑和沒有方向感的生活下,轉而追求小確幸。常常忘我地討論一集《康熙來了》,或是咖啡的溫度,或是檸檬與糖的比例,畢竟龐大的茫然與焦慮並不好征服,小確幸容易掌握多了。最年輕的人,生活在一塊最適合退休的地方。 

  不敢言說,這個代價是:30 歲的我們,聲音雜亂但沒有信仰和論述,沒有前後文,也沒有對照組;代價是,屬於台灣年輕世代的個性,那些我們引以為傲的開放的能動力,逐漸顯得輕薄、散漫而失重。而年輕族群一旦遭到攻擊,心理焦躁感越大,八卦漫罵和批評的聲音就越大,惡性循環,雪球越滾越髒。當想及,現在 30 世代的年輕人,心中有著這麼多無法解釋、可能一時之間也無法解釋的矛盾情緒,那接下來台灣的面貌,究竟會變成什麼模樣?如果再去比較,在新加坡、曼谷、北京的這一世代的年輕人,跟我們一樣年紀,卻帶著他們的篤定、樂觀、和信心繼續成長,那他們帶領起來的國家與城市,又會和台灣形成多大差距呢……我們心慌著面對向前來的劇烈挑戰,我們憂心哀愁。 

  但同一時間,問題其實是一個立體的球面,不是「台灣vs.世界」的兩極,而是「把世界帶來台灣,並從台灣看到世界」。無論是政府或是民間,都做了許多努力—有 20 歲的年輕男子在柴可夫斯基小提琴音樂大賽中奪牌,得主感謝一直低調贊助他的企業;觀光局邀請男神木村拓哉來台拍攝觀光影片,當世界頂級設計雜誌《Monocle》推出的時候,政府就曾經安排他們和台灣接軌,專文介紹台灣的人文、景色、美食。

  說到紊亂的媒體現象,天下雜誌財經記者創辦的《換日線 Crossing》,集結海外有著豐沛故事的才子佳人,聊生活、聊價值、聊國外工作選擇除了 MBA 和外商總經理,還有什麼別的。有人從哲學系畢業一路做到了國際銀行副總、哈佛高材生不當醫生而到了紐約麥肯錫打拚公共政策,只因為他心中想著台灣、想回台灣找防疫和健保補救。我們都是媒體人,我們都在一個被抨擊弱智的生態圈下日復日工作,理當對這個環境更喪志、更悲觀,但悲觀很容易,「做些什麼」是一個更難的選擇。 

  這樣的例子,我還可以再講出 10 個、20 個……台灣就是這樣,可能所有的藝人都去中國大陸做實境節目了(也把髮妝師帶去了),但空閒的時候,一定還是在聊台灣的好,一定還在想念著台灣。想起台灣的美麗,同時想起台灣的哀愁。大家同時都沒有放棄,都正在找美麗與哀愁的解答。 

  包括我,我的朋友、同儕,都快要 30 歲了,馬上台灣就是我們要負責的。我看著你、你們、身邊的每一個人:結婚、升遷、照顧家人、發展事業,重心千千百百種,唯一一種不變的,就是我們愛這片讓我們長大的土地,心裡知道她的好沒有人能替代。這片土地把我們養大,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做些比自己還更重要的事。 

「你跟你的事業一樣偉大;跟你的夢想一樣年輕」,我們一起做些什麼。

購書請上圓神出版事業構

07
點子就要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