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驗找方向
職場現況
知識庫
職涯聽診器
關於Career+
首頁知識庫職場秘笈人際互動成功說服三部曲 60%靠態度、40%是技巧

撰文∕李捷

 

  陳進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為了向老闆爭取加薪,特別把最近自己在工作上的一些重大表現,製作成一份洋洋灑灑的清單,然後用電子郵件寄給他的老闆。

 

  結果老闆將信件轉寄給所有資深主管,請大家表示意見。其中一名主管看到郵件內容時大為光火,因為清單中的某件大型專案,該主管認為功勞應該是他的才對,雙方甚至為此透過電子郵件展開一場筆戰。最後,陳進非但未能獲得加薪,甚至還因為「缺乏團隊精神」的理由而黯然離開公司。
在職場上,處處可見有人努力想要「說服」老闆、部屬、同事、客戶,接受他們提出的好點子,以改善現況或解決難題,但往往卻因不擅溝通或說服技巧而弄巧成拙。

 

  上述例子中的陳進,不但忽視職場上的政治現實,也忘了:要想讓別人認同你的想法,最重要的是先打好關係,甚至如果想找到支持自己的人,最好親自拜訪對方並當面溝通,而不是急著發電子郵件。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沒那麼容易。「說服之前必須先學會溝通,說服本身就是談判的前端(詳見附圖)。基德福來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王時成強調,成功的溝通或說服高手,60%靠的是態度、剩下40%才是技巧,因此,要在職場上贏得他人認同,進而產生影響力,必須先從態度做起。 


◎ 從態度開始,先EQ後IQ
 

  溝通專家告訴我們,人類衝突到後來都是面子問題,而不是是非問題。所有的職場問題都不是在爭論對錯,都不以目標導向來思考怎麼互相合作,而是計較對方「你為什麼這樣」、「為什麼我要配合你,而不是你來配合我c 因此,溝通的第一個原則就是「先eq後iq」,先安撫對方的情緒,再用理性溝通。王時成強調,所有衝突管理、溝通、說服的關鍵就在於「態度第一,論理第二」,假如彼此能夠運用3個對話:

 

對話1:「很抱歉,增加你的困擾‥‥‥。」 你可以這麼說,「非常抱歉,讓你感覺到不愉快,可能你要付出時間和精神,我先感謝你們的諒解(心的諒解)跟理解(腦的理解),」先抓心再抓腦,這是一種態度。

 

對話2:「我們是誰?我們要追求什麼?」 你是什麼部門、我是什麼部門,雖然彼此有各自的職掌,但是為了企業或部門的共同目標,彼此必須合作,才成完成目標。如果你不合作,達不到目標,你也會被我拖累,所以雖然我們倆是不同單位,但事實上是命運共同體。

 

對話3:「我們該怎麼做?」 簡單來說,就是「合作」。然後合作有沒有困難?應該怎麼做?再一起尋求解決方案。

所以說,要先有公關,先抓住對方的心之後,才開始用理性思維,去講一個更高層次的目標來影響對方。就好比大餅包小餅,把對方思維變成小餅,我的思維變成大餅,把對方包起來,他不見了,你贏了
 


◎ 了解人性,從對方利益出發
 

  因此,說服的第一步就是必須「了解人性」。人性都是在追求獲利和規避風險,一方面想要升職,但是又覺得當主管太累了;想要賺更多錢,又擔心會有更多壓力、工作時間更長,所以人性中就有矛盾。 「這在談判學裡叫做『誘因』跟『反誘因』,也就是胡蘿蔔與棍子,賞就是誘因,懲就是反誘因。」王時成指出,誘因就是讓對方覺得合作有好處而想合作,所以要從對方利益出發,像是「給我30分鐘,我給你全世界」、「6分鐘護一生」、「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但有時也要給對方壓力,點出「如果不合作,就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這就是反誘因,像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要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

 

  換句話說,就是要從對方利益來說服對方。《與成功有約》(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作者史帝芬‧柯維(stephen covey)就指出,如果我們能充分了解想要溝通的對象,就更能夠被對方了解。《求歡式說服術》(the art of woo)一書也強調,在說服別人時,如果採取「自我導向」立場,就會強調自己的信用、觀點與熱忱;如果採取「他人導向」就比較會顧慮對方的需求、觀點與感受。 事實上,說服的本質就是在分配利益,只是一方是物質金錢的利,一方是精神心靈的利,舉個例子,比如顧客買了500cc的飲料,老闆說,「買700cc比較划算喔,才貴兩塊,」顧客心想,「多了200cc划得來。」所以顧客獲得了更多的量,解決了口渴的問題;然後老闆多做了兩塊錢生意,各得其利。因此,引導對方合作,然後各得其利,才是說服的真正目的。
 


◎ 亞里斯多德說服三部曲 
 

  至於要如何培養說服的能力?王時成提出亞里斯多德的說服三部曲:「特質」、「有動人的理由」、「證明給我看」。 首部曲:特質。要成為高明的說服者必須感性與理性兼備,正好呼應了亞里斯多德在西元前四世紀提出「說服三要素」,第一是logos(條理分明的主論),也就是論述時要有前因後果,脈絡分明,比如問問題時很有邏輯,「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以」讓人家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有道理就會被你說服。

 

  第二是ethos(說服者的可信賴度),你是個可靠的人嗎?對方是否覺得你這個人有能力?如果想要別人認同一些重要的想法時,光靠嘴皮子是辦不到的,你可能必須累積一段時間,你所說的話都做到,讓人家覺得可信賴,才能產生說服力。 第三是pathos(對方的感覺跟思緒),每個人在互動、溝通或說服過程裡都有兩種思緒,一種是感覺,比如兩人第一次見面,一見如故,這是情緒性的;第二是理性,他說的話對我有幫助,這是功能性的。所以要說服別人時,對方的感覺(心)跟思緒(腦)雙管齊下,才能抓住對方的心跟影響對方的腦。

 

  二部曲:動人的理由。也就是誘因跟反誘因,合作有好處,不合作有壞處。因為人性是有尊嚴,如果傷害到對方的自尊,通常會用反擊來防衛,所以在使用反誘因時要講得技巧點,「你如果不合作的話,那下個月開會,我們兩個單位都無法提出完整報告,我怕拖累你就不好了,」也就是一開口都是為對方好,從對方利益來說服對方。 三部曲:證明給我看。在談判學裡,第一個籌碼就是證據、情報、資訊,「你假如不合作,到時候開會恐怕沒有報告,而且兩個單位都出問題了,你看公文上面是這樣寫的」有憑有據,在說服時是最強大的籌碼。
 


◎退而求其次,善用「竹子理論」 
 

  練就了溝通和說服的技巧後,不表示從此在職場上就能無往不利,比如對方蠻橫無理,自以為是,基本上要和這種人溝通是很難的;或者是主管高高在上,因為面子問題,有時也會碰到障礙。這時該怎麼辦呢? 王時成建議,這時就要善用「竹子理論」──風一吹,竹子就隨著風向倒向一旁,等風停了,竹子又挺直了,甚至還可以逆向傾倒。運用在說服的技巧就是「四變法」:

 

  一是變個人去說服對方。我要說服你說服不了,那我去說服你旁邊的人,讓你信任跟親密的人來說服你;或是說服的對象還是你,可是換一位女性或專家去跟你說,同樣也能達到說服的目的。 第二是變時間。這次說服不了,下次再談,用時間換取空間,等對方想清楚了或是在氣頭上等他氣消,可能就願意合作。

三是變地點。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之前在新加坡舉行的辜汪會談,不管是到上海或北京,我方都不會去,到台北,對方也不會來,所以就變個地點,雙方都願意合作。 最後是變方法。強勢要求做不到,就用拜託的,拜託不成,再給你壓力,軟硬兼施。

 

  如果還是無法說服對方怎麼辦?「當出牌的人不只你一人時,就要尊重對方立場和對方利益,思考還有哪些人在出牌,哪些人參與意見;再來就是情況不可違,形勢不可違,這時就要說服自己退而求其次,不要老是想說服別人。」王時成強調。
 


◎累積籌碼,成為無往不利的說服高手 
 

  但說服或談判的目的終究是希望對方接受我方觀點,講究的是「造形」、「造勢」,「形」就是之前提到的態度,「勢」就是你手中握有的籌碼。 主管握有績效考核的權力(power),對工作者來說,認真工作就是一種籌碼,如果認真工作又做得很傑出,開會時認真參與,一開口就讓老闆覺得對團隊是有幫助的,「所以說服本身不完全是要給對方壓力,而是要給一個『亮點』,也就是傑出的觀點,產生吸引力,把自己變成花,蝴蝶跟蜜蜂就會來。所以不要想到是要說服別人,而是你本身就綻放那個條件和魅力。」王時成強調。

 

  但說服別人之外,也要培養被說服的能力。當一方覺得有利,而另一方完全沒利益時,也沒辦法說服,所以,全方位的說服應該是包涵說服與被說服兩個層面,在說服別人的同時,也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或是我可以稍微讓步,不要想因為說服的技巧而全贏,而是各得其利,既是一個合作性的說服,讓人家樂意跟你合作;懂得分配利益、主動提供利益給他人,又是一個利益的創造者,如此一來,你就能成為一個無往不利的說服高手。
 


◎用信念和使命感,成功說服  案例1: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
 

  再好的構想,如果不能讓別人了解,構想也將無法實現。而當你在發展想法、規劃說服策略,以及為每次的會談設定目標時,都別忘了那份使命感與堅持不懈的態度。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就是最成功的例子。 1975年,蓋茲還是哈佛法律預科班的學生,但是他也很愛玩電腦,他和同學注意到mits電腦公司發明了第一台小型電腦altair 8080,於是蓋茲跟mits聯絡,告訴對方他發明了一個名為basic的程式,可以讓他們的電腦速度跑得更快。

 

  結果呢?蓋茲成功地說服mits接受他的提議,讓他到公司替他們安裝這個程式,但實際上蓋茲什麼也沒有。當然,蓋茲利用課餘時間,終於在8個月內把程式寫出來,並將這個未經過測試的程式安裝在他未曾看過的電腦上,結果運作良好,而讓mis擁有了最新的basic程式。 接下來,蓋茲再次說服mis將這個程式賣給他,並進一步說服自己的父母讓他中輟哈佛的學業,和同學一起創業,微軟公司就此誕生,而改變了全世界人們使用電腦的習慣。

 

  美國前總統詹森(lyndon b. johnson)曾說,「自己深信不移才能說服別人。」當你本人對於自己所推銷的想法深信不移時,別人就比較會相信你。如果你願意投注時間和精力去找尋、發現並打造自己的想法,這份堅定的信念,將使你在向別人推銷想法時,看起來更有說服力。
 


◎擅用比喻,說服員工改變  案例2:三星董事長李健熙
 

  十多年前,還被國際市場視為劣質品的三星電子,如今卻成為少數能媲美日本新力(sony)的世界知名品牌。 李健熙在1993年揭開三星新變革的序幕,當時,喜愛打高爾夫球的李健熙對企業經營曾有一段精采的比喻:揮桿可以打到180碼的人,如果找教練來教的話,很容易就能打到200碼;自己勤加練習的話,也可以打到220碼;但是,想要打到250碼以上的話,就不是靠自己勤加練習或教練的指點就可以做到,而是要從握桿方式到站姿等都得全部修正。所以如果今天我們要脫胎換骨,就不能只是修正一小部分,而是必須全面性的徹底再造;同時他還導出一個結論就是,「除了妻子以外,一切都要更新。」

 

  李健熙也曾以波音747飛機來比喻三星,747大而穩,但超負荷以後有危險,如果在一定的時間飛不到一定的高度,它就會爆炸。三星如果不往前發展,成不了超一流企業,肯定會滅亡。 李健熙擅用比喻說服員工改變,這樣不僅讓員工正視目前的困境,對未來的願景也清晰可見;而據此修正的結果,不僅拉近三星和世界一流廠商的距離,甚至成為市場領導者。

履歷面試
網友迴響
#前主管(1)
#前途(1)
#品牌命名(1)
#客製化(2)
#客製化履歷(1)
#待業(1)
#疫苗接種(1)
#疫情(2)
#相處之道(1)
#研究所(1)
#科技(1)
#科技業(6)
#科學職業(1)
#英文(3)
#英語(4)
#計畫(1)
#負能量(2)
#面試(126)
#面試QA(1)
#面試分享(2)
#面試地雷(1)
#面試技巧(7)
#面試攻略(1)
#面試穿搭(2)
#面試問答(1)
#面試問題(5)
#面試準備(4)
#面試經驗(4)
#面試經驗談(2)
#面試邀請(1)
#面試題目(1)
#個人品牌(1)
#個性(1)
#兼職(1)
#家庭(1)
#家教(1)
#庫克(1)
#時間管理(2)
#晉升(29)
#校園徵才(1)
#海外(1)
#秘笈(2)
#缺點(1)
#能量管理(1)
#迷茫時刻(1)
#迷網(1)
#國際(1)
#國營事業(1)
#國營招考(1)
#培養專長(1)
#培養熟客 (1)
#婦女(1)
#寄信(1)
#專案經理(1)
#專業技能(2)
#專業培訓(1)
#張忠謀(2)
#情境考題(1)
#探索(2)
#斜槓(3)
#斜槓青年(1)
#斜槓青年職能培力計畫(1)
#曹新南(1)
#清大魂(1)
#淨零碳排(1)
#產品銷售(1)
#畢業(2)
#畢業生(3)
#畢業季(2)
#第一份(2)
#第一印象(1)
#設計師(1)
#部門溝通(1)
#創業(5)
#勞工敗訴(1)
#勞務不公(1)
#勞動部(1)
#報告技巧(2)
#就業(3)
#就業服務(1)
#提案教學(1)
#換工作(1)
#暑期打工(1)
#期望薪資(1)
#無聲卡(1)
#番茄鐘(1)
#發展趨勢(1)
#舒適圈(2)
#舒壓(1)
#菜鳥主管(2)
#視訊面試(1)
#貿易(1)
#超級業務(1)
#週末(1)
#進步動力(1)
#進修(1)
#量化(1)
#開會(1)
#雲端工程師(1)
#雲端打卡(1)
#搜尋(1)
#新手主管(1)
#新冠(1)
#新商業模式(1)
#新鮮人(35)
#新鮮人求職(1)
#新鮮人面試(2)
#會計師(1)
#會議(2)
#業務(1)
#溝通(3)
#溝通技巧(4)
#溝通協調(1)
#溝通能力(1)
#準備(1)
#照片(2)
#經驗分享(1)
#經驗談(1)
#試用期(1)
#資訊(1)
#資訊科技(2)
#資管(1)
#資遣(1)
#資歷查核(1)
#跨世代(1)
#跨領域(3)
#職場地雷(3)
#職場成功(1)
#職場老油條(1)
#職場老鳥(1)
#職場相處(1)
#職場發展(1)
#職場隊友(1)
#職場新鮮人(4)
#職場溝通術(1)
#職場精英(1)
#職場潛規則(1)
#職場衝突(1)
#職場調查/星座/人格特質(1)
#職場禮儀(4)
#職業(1)
#職業生涯轉型 (1)
#職業倦怠(1)
#職業婦女(1)
#轉職(54)
#醫療(1)
#離職(8)
#離職 (1)
#離職因素(1)
#離職原因(2)
#離職單(1)
#證照(1)
#辭職(1)
#關鍵字(1)
#競業條款(1)
#蘋果(1)
#鐵飯碗(1)
#(9)
##中年失業、職涯規劃、轉職(1)
#/(1)
#85度c(1)
#AI(5)
#AI寫作(1)
#ChatGPT(6)
#Check(1)
#Cheers(3)
#Copilot(1)
#EDM(1)
#email(1)
#google(1)
#HR(5)
#HR面試分享(3)
#MA(1)
#MBTI(1)
#offer(1)
#OKR(1)
#PDCA(1)
#Podcast(1)
#Reference(1)
#Uber(1)
#work(1)
#九大職能星(1)
#二度就業(1)
#人工智慧(2)
#人才(2)
#人生(1)
#人生目標(1)
#人生定位(1)
#人格特質(1)
#人資(4)
#人資分享(1)
#人資真心話(1)
#人際(20)
#人際互動(1)
#人際關係(1)
#三明治溝通法(1)
#下班(1)
#上班(1)
#上班族(3)
#口碑行銷(1)
#大陸(1)
#大數據(2)
#大學生(1)
#女性優勢(1)
#小公司(1)
#工作(11)
#工作任務(1)
#工作氛圍(1)
#工作專業(1)
#工作經歷(2)
#工作選擇(1)
#工程師(6)
#不愛說話(1)
#中間世代(1)
#互相比較(1)
#互動(1)
#公司發展(1)
#公務員(1)
#公務訊息(2)
#公職(1)
#公關公司(1)
#升大學指南(1)
#升遷(1)
#反思(1)
#心理學(1)
#文(1)
#日本(1)
#世代(1)
#主管(8)
#以終為始(1)
#加班(2)
#加班費(1)
#台積電(2)
#四象限桌布(1)
#外商(3)
#外語能力(1)
#失業(2)
#市場動態(1)
#必備態度(1)
#打工(2)
#打工陷阱(1)
#打卡(1)
#未來發展(1)
#生成式AI創新學院(1)
#生醫(1)
#申請加班(1)
#目標(1)
#目標規劃(1)
#休息(1)
#休息片刻(1)
#企業營銷(1)
#同事互動(1)
#同事相處(1)
#名片社交術(1)
#在家工作(3)
#多媒體動畫設計師(1)
#年後轉職(1)
#年終(1)
#年終獎(1)
#年終獎金(1)
#年薪百萬(1)
#成功(1)
#收信(1)
#自我中心(1)
#自我介紹(3)
#自我成長(1)
#自媒體(1)
#自傳(11)
#血型(1)
#行政助理(1)
#行銷英文縮寫(1)
#行銷漏斗理論(1)
#行銷轉換率(1)
#行銷變現(1)
#作品集(1)
#你的大昆陽(1)
#低潮(1)
#克服緊張(1)
#判賠(1)
#壯遊(1)
#技巧(1)
#找工作(13)
#投資自己(1)
#求才(1)
#求職(84)
#求職分享(2)
#求職方向(1)
#求職失敗(1)
#求職技巧(1)
#求職者(2)
#求職履歷(1)
#求職錄取(1)
#沒問題先生(1)
#卸責(1)
#取消錄取(1)
#和老闆相處方法(1)
#居家辦公(1)
#抹茶山(1)
#拒絕技巧(1)
#放假(1)
#服務業(3)
#服務業 (2)
#狀遊(1)
#社交障礙(1)
#社會新鮮人(3)
#社群小編(1)
#初入職場(1)
#表達(1)
#表達能力(1)
#表達意見(1)
#金融科技(1)
#金融業(3)
#金融證照(1)
#青年(1)
#青年就業計畫(1)
#青年就業旗艦計畫(1)
#跳槽(3)
#道歉(1)
#達成共識(1)
#電力產業(1)
#電子報行銷(1)
#電信業(1)
#電商(8)
#電商行銷 (1)
#電話面試(1)
#團隊(1)
#團隊合作(1)
#實習(1)
#管理(3)
#管理心法(1)
#管理者(2)
#綠電(1)
#網路行銷(2)
#裸辭(2)
#製造業(4)
#語文(1)
#認證(1)
#輔導專班(1)
#遠距面試(2)
#遠距管理(1)
#領導(1)
#領導者(1)
#價值(1)
#履歷(104)
#履歷更新(1)
#履歷表(2)
#履歷健診(4)
#履歷黑名單(1)
#履歷照片(1)
#履歷撰寫(3)
#影音(6)
#徵才(3)
#數位(1)
#數據分析師(1)
#數據科學家(1)
#暫停工作(1)
#標籤(2)
#線上資源(2)
#線上課程(2)
#線上學習(1)
#談薪水(2)
#調職(1)
#銷售技巧(2)
#銷售員教學(2)
#銷售應對(1)
#閱讀(1)
#學英文(2)
#學習(2)
#學習計畫(1)
#學歷(2)
#機制(1)
#機器人(1)
#辦公室(2)
#辦公室倫理(1)
#選公司(1)
#選公司& (1)
#錯字(1)
#錄取(2)
#錄取通知(1)
#餐飲業(1)
#優勢(1)
#優點(1)
#儲備幹部(1)
#壓力(2)
#應徵(1)
#應徵技巧(3)
#應徵秘訣(1)
#戴湘儀(1)
#檢視公司(1)
#濫好人(1)
#臉盲症(1)
#薪水(4)
#薪資(19)
#薪資談判(1)
#購物台(1)
#隱私(1)
#獵頭(2)
#禮儀教學(1)
#簡報(1)
#簡報製作(1)
#簡歷(1)
#職位(2)
#職務(2)
#職涯(19)
#職涯目標(2)
#職涯目標 (1)
#職涯健診(2)
#職涯瓶頸(1)
#職涯規劃(4)
#職涯發展(1)
#職涯講座(3)
#職涯趨勢(1)
#職涯顧問(1)
#職場(36)
#職場小人(1)
#職場工具(1)
#職場之道(1)
#職場互動(1)
#職場心得(1)
#職場生存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