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驗找方向
職場現況
知識庫
職涯聽診器
心理健康充電站
首頁知識庫技能補充包職場分享「疫」外失業!你該這樣做

新冠肺炎疫情拉警報,影響的不僅僅是股市指數,像高空彈跳,還有很多人的工作與生計,也到面臨極大挑戰。不少在校學生沒法正常上學,老師們還得開始遠距上課,畢業典禮取消不說,甚至畢業旅行也跟著告吹。學校一宣布停課,家長們也跟著頭大,因為不知道這「防疫假」請下去,公司還回不回得去?人們與失業的距離,真的越來越近!

有一位開甜點店的老闆 Leo 憂心忡忡,原本還在擔心餐廳內部沒隔板、無法規劃梅花座,但突如其來的防疫三級警戒,讓客人連店裡頭,都再也不能踏進去。 Leo 在網路上頭發出求救訊號,大家也幫著他出主意,有的建議他統一提供外帶,再來個優惠折扣,另外走回網路購物,接訂單,既可避免人群接觸,店裡的營收也不至於斷炊。

另外一位在淡水開咖啡館的網友,就沒有那麼好過,因應疫情直接宣布停業兩個星期,但要抽營業額跟收房租的大股東不同意,立刻簽合同約拆夥,分道揚鑣,叫來兩輛卡車,立刻把生財工具都搬離店址。上演「失業進行式」。開設密室逃脫遊戲場地的好朋友,也叫苦連天,因為密閉空間根本不容許群聚,原本已經訂位要來玩的消費者,退訂速度比閃電還要快,也讓他措手不及。

疫情中求一線生機

要在這波高張的疫情下生存,真的不容易,沒法實聯制,控管人流的行業最先陣亡。筆者家巷口的早餐店,緊急印出紙本表格要大家自己寫上姓名與聯絡電話,也趕緊跟外賣合作。

說來不誇張,筆者有一晚到知名速食餐廳外帶漢堡,店員跟我說,漢堡的麵包已經用完了,只剩下炸雞跟冰淇淋,才在點餐的當下,後面店員又再度大喊「沙拉也賣光囉!」而且外帶櫃檯前,內用客人少之又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外送員,有速食餐廳店長甚至貼出照片,顯示單單一個小時的外帶單,就高達 66 到 78 件。

所以疫情中,你不用只擔心「失業」的問題,還有很多機會應運而生,前面提到的外送員,就是其中一個逆勢成長的職業,在抗疫期間,這樣的行業,讓人不用走出家門,減少染疫風險,更能餵飽大家的五臟廟,店家也不用擔心客人不能上門,又要張羅實聯制,又怕自己店家一不小心,成為確診案例的足跡。

「在家工作」也是種技能

很多不需要走出家門的工作,現在也是挺夯的,能夠獨立作業完成的剪片、配音,或是寫作,或許都可以成為因疫情,宅在家中的額外收入來源,要防疫,倒不用真的只待在房間裡面「耍廢」,透過這些能夠在家獨立完成的零工,還能幫作為小資族、放無薪假的自己「拼點經濟」。

失業不見得就是消極以對,認為自己沒有價值,不被需要,反而要在這樣的低谷中,挖掘可以發展的機會!筆者在去年八月因著疫情關係,演講、主持活動減少,後來乾脆轉往高空景觀餐廳打零工,跨足新領域,反而充實了不少新的知識,也因為擔任外場服務人員,在跟客人互動的過程,擴充了自己的人脈,後來也因為認識的新客,輾轉獲得介紹推薦,主持了一些活動!可說是在外快中挖掘外快。

去年有一電視新聞台頻道,直接轉往新媒體 YouTube 經營,電視新聞記者、主播,立刻轉換身份,各個都成了網紅。說白話,就是換一個舞台,做自己原本擅長的事,怎樣適應與調整不同環境下,表達的技巧與方式,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開出一條嶄新道路。

低谷中盤整自己 學習新技能

面對疫情發展,不少社會新鮮人採取觀望,一是擔心現在沒有好的職缺,沒法有好的發揮,也擔心外出工作,不小心染疫,賠了夫人又折兵。其實趁著這波疫情,不管是原本就還沒就業的人或失業者,都可以利用這段時機累積實力,就算是待業,也可以投身各類職訓,像是學習烘焙、電腦網頁製作,或者是精進自己的寫作能力,試著投稿賺取稿費。

雖然職缺不多,但仍鼓勵在有限的選擇中,讓自己先就業,有基礎的經濟能力,才有預算來充實自己的各項技能,甚至在這樣的疫情中,提早適應「在家工作」的能力,或許這也是未來的工作模式的趨勢。千萬不要因為工作不好找,就乾脆不找,甚至更要去觀察,在疫情中仍有需求,不易被取代的工作類型,甚至有一些新興的工作職缺,是因著線上服務的趨勢而逆勢成長,像社群媒體、電商與快遞服務,都釋出大量職缺。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一份報告指出,到 2030 年以前,全球每 16 人中就有一個人需要轉職來保住飯碗,也就是說,在疫情期間,我們更要做好轉職準備,並且學習更加專業的新技能,才不至於疫情落幕,自己也跟著被未來的職場淘汰。


作者|郭岱軒
從事新聞媒體工作逾10年,曾任新聞主播、記者,目前擔任節目主持人,校園機構講師,著有《你媽知道你在發廢文嗎?》、《失業100 天》,影像、專文、評論散見於個人專頁與 IG。
郭岱軒:https://m.facebook.com/NAOTOJR
IG:https://www.instagram.com/jrnaoto

編輯/ 1111職場觀測團隊
封面大圖/ Freepik.com

 
網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