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怡的同事智文總是抱怨連連,不論大小事都可以唸上半天,例如:對辦公室裡物品擺放位置感到不滿、認為環境不夠清潔、感覺自己心情憂鬱等……。智文這樣的負向情緒宣洩,常常讓書怡的情緒也受到影響。你是不是也像書怡一樣,曾有過類似的職場人際相處困擾呢?
職場上會遇到各形各色的同事,該怎樣和性格相異的同事和諧相處並一起共事,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從事職場心理相關工作多年的Sandy心理師認為,想要擁有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首先,需要定義何謂「良好的」,也就是釐清自身對於人際關係的期待。Sandy心理師根據多年的職場觀察,歸納出四種對職場人際關係的期待,提供給大家參考:
1. 「同事間氣氛都很和樂」: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況,對職場人際關係抱持這樣期待的人,本身可能很看重工作氣氛,工作效率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很在意同事間的相處氣氛。
2. 「希望有能互動的朋友,不會太在乎辦公室整體氣氛」:對職場人際關係有此種期待的人,可能會花些時間和同事相處,在辦公室裡找尋和自己合得來的人,期望在職場生活中能結交到幾位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3. 「上班當同事,下班不認識」:上班時,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下了班之後不會和同事有過多的交集,是公領域和私領域界線劃分清楚的類型,對於職場人際關係沒有深入交往的需求。
4. 「我只想把工作完成」:對於職場人際關係的期待採取比較消極的態度,同事間的互動氣氛對其影響不大,與人互動上相對地較為被動,只期望可以好好地工作,麻煩不纏身。
以上四種職場人際期待並沒有優劣之分,是個人的性格、需求及特質形成了自身對良好職場人際關係的期待,唯有先釐清自己對於人際關係的期待,希望被滿足的人際需求,才會知道接下來該如何處理職場人際相處的困擾。
釐清自己對於人際相處的期待後,在職場上若遇到不舒服的互動經驗,便可以依自身需求來達到期望的人際相處目標。以書怡的例子來看,如果書怡的職場人際關係期待是「同事間氣氛都很和樂」, Sandy心理師表示書怡會需要以較圓滑、圓融的態度與人相處,若有衝突發生,不可以火上加油,必要時可能會需要出面化解衝突。
因此面對智文的抱怨,書怡一方面要照顧智文的情緒,另一方面要避免其他同事因智文的抱怨而不滿。書怡可以一邊同理、關心智文的感受,一邊提醒智文抱怨的頻率及方式;或是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協助智文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覺察,發現自己影響到別人。
此外,若智文的行為已經影響到大家,書怡也可以尋求主管的幫忙,請主管站在協調團隊氣氛的立場,整頓團隊的士氣,協助智文能取得職場工作與個人適應的平衡。
理想的狀況是智文能夠體會到他人的感受,進而對抱怨行為有些許修正,但若現實和理想差距較大,即使嘗試以上的方法,人際互動的狀況還是無法達到自己的期待時,Sandy心理師建議書怡可以思考一個自己不是那麼滿意,但還是可以接受的狀況,例如:調整自己對於職場人際相處的期待。若是書怡將期待調整為「希望有能互動的朋友,不會太在乎辦公室整體氣氛」,並了解每個人都有情緒發洩的權利。書怡就會尊重智文有抱怨的權利,然後盡量降低這件事對自己的影響,例如:減少和智文接觸、降低與其互動的機會;在智文抱怨時,離開現場、找理由拒絕等等。
在職場上,多數的狀況是雖然我不認同這個人,但我還是要與其和平相處或試著與其合作,所以當我們在職場中有不愉快的相處經驗時,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可以思考自身對人際關係的期待;發現自己在人際中的互動模式,進而更了解自己。除了瞭解自己的需求及期待之外,若能為人際相處付出努力、必要時修正自己的想法或行動,就更能將實際情況與自身對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的理想調適到一致的程度。
本文經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 授權
文章來源:遇到職場抱怨王,該怎麼辦? ~如何擁有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
作者 |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蘇倩儀 實習諮商心理師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為台灣第一間立案通過的諮商所,在台灣深耕心理諮商26年,致力於服務兒少、成人、伴侶與家庭。人在互動中找到連結與成長,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值得被看見、被陪伴。本所以人本關懷為核心,結合多元心理治療取向,用心陪伴每一位來訪者,相信生命總會有一條出路,There's a way out.
|專業職能分析|了解自己的職能優勢,提升職涯適配度!
職場不再充滿負能量,1111人力銀行帶你找到理想夥伴!
圖片來源 / Freep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