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驗找方向
職場現況
知識庫
職涯聽診器
心理健康充電站
首頁知識庫心理健康充電站職場心裡話掌握優先順序,時間管理達人是你!

在職場中,時間總是不夠用,待辦事項卻永遠做不完,這是許多人的共同困擾。當我們陷入時間焦慮時,真正的問題往往不是「事情太多」,而是「沒有明確的優先順序」。如果我們能有效判斷工作的優先順序,就能提高效率,避免被瑣事拖累。
在《職涯心理學》第二季第24集中,主持人將分享 5 個實用的方法,幫助你成為時間管理達人。

1.根據職位高低決定優先順序
通常職位越高的人,交辦事情的重要性相對較高,因此我們應該優先處理。然而,這個方法並非絕對,因為有些高階主管交辦的任務未必是最關鍵的。因此在接受新任務時,除了衡量交辦者的職位,也要考慮這件事對整體工作的影響,如果發現某項突發任務會影響原本排定的計畫,也應該向主管坦誠說明,看看是否能尋求協助,或者請其他人接手部分原本的工作,以避免影響整體進度。

2.規劃詳細的時程表
建立良好的時程管理習慣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關鍵,而當我們在規劃時程表時,不應該只紀錄公事,連帶著私事、空檔時間、甚至發呆時間都可以標示出來,這樣可以確保整個時間運用更清楚,也能避免不同事項互相衝突。此外,現在許多數位化工具提供顏色分類、提醒功能,甚至能夠統計我們的時間使用情況,讓我們可以回顧與調整自己的時間規劃。擁有明確的時間安排,能夠幫助我們更從容地應對各種突發狀況,而不至於陷入手忙腳亂的境地。

3.
避免多工處理,專注完成一件事
許多人在工作時會有一種衝動,想要一次處理多件事情,但這往往適得其反。我們時常會看到一些同事,看起來很忙碌,一下子處理這個案子,一下子回應那封郵件,但當你問他到底在忙什麼時,他卻無法明確回答。這是因為他同時進行多項工作,導致每件事都處於未完成的狀態。這樣的情況其實與我們日常生活很像,當我們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時,如果突然被電話或同事打斷,回來後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重新進入狀態。這種「多線作業」的情況,反而讓我們的效率降低。因此,我們應該克制自己一次處理太多事情的衝動,改為專注完成一件事,再進行下一件,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

4.
掌握截止日期並採取「二八法則」
當我們接到新的任務時,不僅要確認它的最後期限,也要進一步思考是否需要在截止日前進行檢核,還是直接在期限當天完成即可。理想的做法是將工作拆分,應用「二八法則」,即在前 20% 的時間內完成 80% 的工作,然後再用後續 80% 的時間來處理剩下的 20%,這樣能夠讓我們的壓力大幅減少,並且有更多的時間來應對突發狀況。有些職場工作者甚至習慣提前完成大部分的任務,這樣不僅能減少壓力,還能讓自己有更充裕的時間來進行細節調整。

5.
判斷是否需要親自執行,學會取捨
最後,當我們面對眾多工作時,也要學會判斷哪些事情是自己能夠掌控的,哪些則需要委託他人。許多時候,我們感到壓力巨大,並不是因為工作太多,而是因為有太多不在自己控制範圍內的事情,這些事情讓我們感到無能為力,因此更應該學習「斷捨離」的精神,果斷地捨棄那些無法掌控的事情,或是將其交由更適合的人來處理。這也呼應了 David Allen 大衛・艾倫 提出的 GTD (Get things Done) 時間管理系統,他的概念就是讓我們每天將所有待辦事項整理分類,判斷哪些該立即處理、哪些可以交付他人、哪些可以延後、甚至直接丟棄。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能夠讓自己的工作更有條理,減少內心的焦慮感。

時間管理不僅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甚至也與我們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在人生中,我們也會遇到許多需要優先排序的抉擇,若我們能夠清楚自己的核心價值與目標,就能更從容地面對挑戰,而不會因為短暫的忙碌而迷失方向。

因此,透過掌握優先順序、規劃好工作時間,我們不僅能夠讓自己在職場上更有效率,也能夠更好地規劃自己的人生,最終達成「找好方向、做好工作、過好日子、活好人生」的理想目標。

本文經 Podcast 職涯心理學 授權
文章來源:掌握優先順序,時間管理達人是你!

作者 |  呂亮震
當所有人都在「教你怎麼做」擺渡幫你找到「你想做什麼」
由工商心理學博士 呂亮震老師,透過數十年的生涯諮詢經驗分享,
幫助大家從迷茫的生涯旅途中,找到理想的人生新方向。

|上班族必測|快速了解你的工作滿意度與壓力點!

工作不只是賺薪水,1111人力銀行助你選擇有未來的職涯!

圖片來源 / Freepik.com

履歷面試
網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