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除了完成工作本身,我們常會因為人際關係、環境適應、挑戰新事物等問題,無意間上演許多內心戲。這些內心戲不僅讓我們身心俱疲,還可能影響工作效率,甚至削弱職場發展的機會。
在《職涯心理學》第二季第20集中,主持人參考《上班時,別演太多內心戲》一書,作者職業醫學專科醫師—井上智介的過往經驗,探討如何減少內心戲,改變自己的心態,讓上班變得更加輕鬆自在。
與討厭的同事相處:不讓情緒綁架自己
在職場上,我們不可能與所有人都合得來,總會遇到個性不合、價值觀不同或讓人感到不舒服的同事。面對這種狀況,我們經常不自覺地放大對方的行為,甚至腦補許多劇情,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
其實,討厭一個人是很正常的,重點在於如何應對。如果對方的行為並未真正影響到我們的工作,就不必過度在意,更不用讓這種情緒影響了自己的專業表現。當我們學會「笑一笑、粗神經」,也就是不必持有過於鑽牛角尖的態度,便能減少內心的糾結,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擔心主管認為自己不夠認真?溝通勝過腦補
許多職場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焦慮——主管頻繁傳訊息,沒有立即回覆是否代表我工作表現不佳,以致影響考績?下班時間還收到工作要求,沒有立即處理會不會被認為不夠敬業?這些內心戲往往來自對主管期待的不確定性,而不是實際上發生的事。
與其默默承受壓力,不如主動溝通。如果覺得主管的聯繫頻率影響到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可以用幽默或委婉的方式回應,這樣既能讓對方意識到問題,又不會讓溝通變得僵硬。此外,我們也可以運用「向上管理」了解主管行事作風及立場,明白自己的職責目標或是有何缺失,並雙方溝通、確立信賴關係。
害怕挑戰新事物?學習比面子更重要
有時候,我們害怕接下新的工作任務,擔心自己無法勝任、會出錯,甚至被同事視為「麻煩」。但事實上,工作本來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每個人都是從不熟悉到熟練,沒有人天生就能勝任所有職務。
如果我們過於害怕失敗,反而會錯失成長的機會。與其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不如專注在如何提升專業能力,並且抱持學習的心態去面對新的挑戰。當我們願意嘗試,即使遇到困難,也能從中獲得寶貴的經驗,讓自己在職場上更具競爭力。
專注當下,少點內心戲,讓職場更順心
職場心理健康不應該被標籤化,而是可以透過日常調適來改善的。如果我們能減少不必要的內心戲,把重心放在自身的職業發展與價值提升,就能讓工作變得更順心,也更有成就感。
與其讓負面情緒影響工作表現,不如學會適當放下,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當我們開始用更輕鬆的心態面對職場,就會發現,很多過去讓自己糾結的問題,其實根本不值得花時間煩惱,耗費精氣神。
📖 推薦閱讀:《上班時,別演太多內心戲︰工作好累,是因為你的想法太耗電。放掉那些「不用想」的事,防堵情緒感染、隔離麻煩人物,與壓力和平共處》
本文經 Podcast 職涯心理學 授權
文章來源:這些你都不用想!上班別演太多內心戲
作者 | 呂亮震
當所有人都在「教你怎麼做」擺渡幫你找到「你想做什麼」
由工商心理學博士 呂亮震老師,透過數十年的生涯諮詢經驗分享,
幫助大家從迷茫的生涯旅途中,找到理想的人生新方向。
|上班族必測|快速了解你的工作滿意度與壓力點!
職場不再充滿負能量,1111人力銀行帶你找到理想夥伴!
圖片來源 / Freepik.com
履歷面試
網友迴響